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人才强业 产业科协
人才强业
产业科协
工之美丨匠心铸就未来2022-03-28

工匠精神经常被提起,可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回想一下我国古代工匠精神,似乎能有更多的理解和感受。  在浩瀚的时间荒漠中,我国古代工匠不时的闪烁着光芒。比如,大约公元200年开始,人类进入农耕时代,我国一路崛起,成为最大的产品输出国。丝绸、茶叶、瓷器都一度是欧洲等各国的奢侈品。比如,庖丁解牛的动作就像踏着《桑林》(商汤时代的乐曲)起舞一般,而解牛时所发出的声响也与尧乐《经首》十分合拍。又比如,后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大的青铜器,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复杂,需要200多个工匠同时非常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将时间拨回到现在,火箭发动机“心脏”焊接第一人高凤林,为火箭“铸心”为名族筑梦;高铁转向架一枪三焊,李万君焊出世界新高度;谭文波用石油试采装置开创世界新技术... 他们既是民族英雄,又是中国工匠的传承,让工匠精神生生不息,让匠心铸就未来。

吴江光电“科技蓝”助力同心战“疫”2022-03-28

3月28日,“科技助力 同心抗疫——防疫物资 科普读物捐赠仪式”在吴江经济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举行,吴江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陶蓉芳带领区科协学会部、普及部和吴江光电产业科协,向长安实验小学捐赠了一批口罩防疫物资和科普读物,长安实小钮云华校长等校方领导接受捐赠。 苏州、吴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战“疫”工作牵动各方,在吴江区科协的领导和“科技蓝”的召集下,苏州市吴江区光电科学技术协会(吴江光电产业科协)积极相应、号召和发动组织各会员企业、科技工作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自疫情发生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吴江光电科技企业、光电科技工作者“逆行”向前,奋战在抗疫志愿服务第一线,已成为了“科技蓝”助力防疫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致敬功勋模范!省市主流媒体聚焦崔根良科技报国先进事迹2022-03-28

为充分发挥功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江苏省委宣传部启动功勋荣誉表彰宣传活动。连日来,新华日报、《群众》杂志等省市主流媒体纷纷聚焦亨通,对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同志科技报国先进事迹进行集中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新华日报》 实干担当点亮产业报国梦 “亨通的每一步发展都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民族复兴伟业,在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金融链、服务链和物流链深度融合,不断以新作为、新提升、新发展书写着产业报国的新诗篇。”

把培育科学精神与弘扬科学家精神结合起来抓紧抓好2022-03-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九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第六十七条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对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承载主体予以法律界定,为培育科学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提供了法律遵循。 认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科学。恩格斯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1915年1月,中国科学社创办的《科学》月刊首期发刊词提出“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并从“科学之有造于物质”“科学之有造于人生”“科学之有造于智识”,以及科学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水准四方面论述了科学的社会功能。五四运动的先驱们提出,科学不仅是自强之本,更是反封建、反愚昧的武器,是唤醒人民的号角,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科学作为人类探索自然同时又变革自身的伟大事业来抓,经历了从科学救国、科教兴国到科技强国的伟大历程,对科学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新的更高境界。

《焦点访谈》“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2022-03-26

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再次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三名航天员又一次给全国的青少年们带来了精彩的太空实验。

洪伟:毫米波全数字多波束技术有望成为6G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2022-03-26

在2022年3月22-24日举行的第二届全球6G技术大会上,东南大学教授、未来移动通信论坛5G微波毫米波工作组主席洪伟介绍了《5G/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和《5G毫米波赋能8K视频制作》白皮书。 洪伟特别指出:“毫米波全数字多波束技术也有望成为实现6G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 洪伟表示,采用全数字多波束技术可以实现系统容量提升,“其在空间中同时产生多个相互正交的波束实现对多用户的同时覆盖,从而能有效提升系统容量。全数字多波束的波束合成、波束扫描、波束跟踪等功能均是在系统数字域实现的,相对于目前的5G毫米波混合多波束方案,其系统功能更加灵活与迅捷。所以,毫米波全数字多波束技术也有望成为6G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在毫米波波段采用全数字多波束的方案主要受限于系统造价与功耗。

东数西算,网络为先2022-03-25

这个春天,“东数西算”毫无疑问是中国科技界的第一热词。 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随之而来的,是各界对东数西算工程的详细讨论与价值推演。 尤其在今年两会中,各界代表、委员纷纷面对东数西算工程发声建言。东数西算正在从一个趋势与方向,逐步变为具有系统化可行性的国家工程。比如我们注意到,面对如何将西部地区的空间优势、可再生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计算需求结合,两会中呈现出了多方面的观点与建议。这些讨论并不仅仅局限于计算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建设,还涉及到存储、智能化、绿色环保,以及数字经济等方方面面。 ​ 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两会中有非常多关于东数西算背景下网络建设的建议。网络强国战略是当今中国的重要发展契机,如何“以网络强东数西算”也是一道时代考题。就像曾经中国有个共识,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如今想让东数西算成功,也需要优先考虑网络的升级与适配。 为什么东数西算需要优先考虑网络建设? 中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宏观布局如何与东数西算结合? IPv6+的历史性机遇,又会给东数西算带来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东数西算,IP为桥。

关于开展2022年苏州市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2022-03-25

市各有关单位、有关人员: 为做好2022年我市工程系列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按照省厅最新职称文件精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受理部门 目前我市部分工程系列的中初级职称评审已由相关协会、条线主管部门、各市(区)人社局职称部门承接,申报人员可按评委会归属进行申报: 1.协会、条线主管部门、各市(区)人社局职称部门负责的职称评审: (1)全市交通工程中初级→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 (2)全市环保工程中初级→市环保产业协会 (3)全市冶金工程中初级→市冶金行业协会 (4)全市纺织工程中初级→市纺织工业协会 (5)全市生物医药工程高中初级→苏州工业园区人社局(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会) (6)全市质量工程中初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7)昆山市建设、机械、电子信息工程中初级→昆山市人社局 (8)吴江区机械、电子信息工程中初级→吴江区人社局 (9)工业园区机械、电子信息、化工工程中初级→苏州工业园区人社局(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苏州市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中心负责的职称评审: (1)建设、机械、电子信息、化工工程高级

资助总额超2亿元!2971人入选2021年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2022-03-24

来了!来了!终于出炉! 2021年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 入选人员名单重磅公布! ​ 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 向来是人才圈关注度颇高的政策之一

武尔夫:“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2022-03-17

德国前总统武尔夫先生在2016年全球社会企业家联盟举办的第二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上曾提出: 工匠精神是中国企业转型的必备条件,工匠精神不但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从低端制造的迷茫中走出去,淘汰落后重复产能,加强技术创新,其最终的目的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形象。那些百年老店承担起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那些新兴的企业也加入行业,为建设中国更好的明天而奋斗。   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向大国工匠当榜样,更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事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制造现代人民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以下为演讲全文(有删减):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朋友,大家好!我非常高兴今天下午可以跟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我也非常高兴我可以在APEC亚太经合组织这么豪华的会场给大家做演讲。亚太地区的越来越重要,原来世界经济的中心可能是在欧美之间,但是现在,世界经济的中心已经移动迁移到东方和中国去了。这样一来,“一带一路”的倡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通过“一带一路”这个巨大的项目,我们可以把欧洲、非洲和亚洲联合起来,我们可以给东亚的地区带来和平。   再来到北京,我感到十分高兴。见到大家,我内心十分地愉快。我经常到中国访问,我所看到和听到有关中国各个方面的情况,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地印象。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对待中国热情、肯干,具有奉献精神、挑战精神。另一方面,中国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当上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国的未来也将非常辉煌。毫无疑问,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作为中国一直以来的朋友,希望给中国各方面支持。欧洲人和中国人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凡事为对方着想,大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欧洲人可以从中国学习很多东西,比如说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我们有共同的美德,中国和德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高效的国家,我们在工作方面非常给力,投入很多,我们非常重视创新。我们一起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我们希望我们有公平朋友间的关系。   中国和德国都是非常有商机的,其中一个是我们企业可以进行现代化改变,中德两国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德国的表现比较稳健,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德国的工业实体经济。在德国,工业给GDP的贡献率为30%,比较高一点。因为我们有这么强大的工业,所以我们在过去的十年中,就业岗位数量可以增加12%。德国的这些经验告诉中国,继续发展工业,推动工业化的升级,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依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德国和中国可以在这一方面进行密切地合作,李克强总理说了,合作领域和内容非常丰富和广泛,双方用智慧、技术抓好落实。我认为,通过工业4.0的新方案,我们可以大大减少我们的成本。一个汽车从定单到汽车,时间可以减少,在生产方面,我们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德国有工业4.0,中国有“中国制造2025”的方案,因为现在有了3D印刷,可以把脚的尺寸发过去,可以把鞋子打印出来。我们一直觉得制造业不能没有,做更快、更好、更高效的汽车和船,这是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