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赋能服务 知识产权
赋能服务
知识产权
国知局:6月1日启用17个专利相关「新表格」2021-05-30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第四二三号公告《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的相关审查业务处理暂行办法》,我局对专利法修改相关的请求类表格作出适应性调整,现将修订后的表格进行公布(表格清单见附件),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及代理机构可通过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http://www.cnipa.gov.cn)“政务服务”专栏下的“表格下载”栏目下载使用。

国知局:5月31日(含)之前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期10年,之后15年2021-05-29

6月1日,新修正的专利法施行!今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发布《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的相关审查业务处理暂行办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

知识产权不再是锦上添花,将决定企业的兴衰存亡2021-05-27

“中国创造”模式与“中国制造”模式截然不同,前者需要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和文艺作品为依托,特别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持和保护。中国近几年无论在国家立法、行政还是司法层面都体现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和趋势,知识产权真正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立法上有个“法定赔偿”的概念,即在原告缺少具体损失证据情况下,法院酌定赔偿的金额从50万以下增至现在的300万以下(6月1日施行专利法已提升到500万以下)。如果原告有具体索赔证据,则赔偿金额上不封顶,几百万以上的案子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 6月1日起施行!侵犯专利权法定赔偿上限提至500万元,外观专利保护期限15年 “中国创造”模式是从经济发展宏观模式上讲的,该模式的实现也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从微观上看,这个过程就是企业如何适应“中国创造”模式的过程。笔者认为,“中国创造”模式下,知识产权将决定企业的兴衰存亡。 (一)知识产权本来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在企业专利资产分级管理中的应用2021-05-26

一、引言 专利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至关重要,对企业的专利资产进行分级管理,能够使企业明确高价值专利和一般专利,进而使企业在后续专利增资、专利转让、专利融资质押贷款等专利运营中及时快速的做出决策,极大地节约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企业专利资产分级管理中的专利价值评估和单纯商业上的专利价值评估有所不同,企业的专利资产分级管理更需要企业内部研发及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同时结合商用专利价值评估方法,才能得到更贴近企业实情的分级结果。 目前,普遍使用的商用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包括资产评估法里的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和期权法;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神经网络评估模型,模糊计算模型;国知局和地方专利局等政府机构建立的评价标准规范以及IPscore、合享、智慧芽等都推出了自己的专利价值打分或者估值功能[1]。虽然,上述评估方法都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但由于无形资产本身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要做到对专利价值的精准评估存在较多难点。

国知局:对通报未及时主动撤回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将依法予以处理2021-05-24

2021年6月1日,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全文点击阅读)施行。今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众号发布《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相关问题解答》。 在第9个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相关问题的解答中,这样写到: 摘录如下(完整的看下文): 专利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事权利,无论是申请专利还是行使权利,都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能通过抄袭、伪造等手段获得专利权,不得违反诚信原则滥用专利权。 在申请专利中的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不仅违反专利法立法宗旨,也有违民法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 本次专利法修改新增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法律层面为规范申请专利行为提供了明确的、直接的法律依据,有利于提高专利质量。 2021年以来,为了进一步规范专利申请行为,加大对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打击力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月27日向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通知》,并于2月底向各地通报了非正常专利申请排查情况。对于此次及后续通报未及时主动撤回的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依法予以处理。

工信部召开5G/6G专题会议2021-05-15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烈宏日前主持召开5G/6G专题会议,听取IMT-2020(5G)/IMT-2030(6G)推进组专家关于5G和6G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研究推动5G和6G发展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在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5G发展取得领先优势,已累计建成5G基站超81.9万个,占全球比例约为70%;5G手机终端用户连接数达2.8亿,占全球比例超过80%;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过38%,去年上半年以来上升近5个百分点,位列全球首位。 会议要求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进5G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继续加强国际标准制定。鼓励产业界参与R17、R18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二是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做强系统、终端等优势产业,补齐芯片、仪表等短板弱项,大力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优化升级。三是着力打造融合应用生态。注重应用技术创新,推动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发展,突破网络切片、模组等制约5G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与产品,深化5G在工业、交通、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会议充分肯定了IMT-2030(6G)推进组从2020年成立以来取得的突出成绩,在6G愿景需求、潜在关键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会议要求IMT-2030(6G)推进组进一步提前谋划,加强研究,稳中有进推动6G发展。一是深入开展6G应用场景研究。在现有5G的基础上,结合技术演进、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未来6G的愿景需求和应用场景。二是着力推动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围绕太赫兹通信、通信感知一体化、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等6G潜在技术,主动谋划、前瞻部署、厚植根基,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三是积极促进国际交流合作。要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加强与主要国家、产业组织、各类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求同存异、深化共识,共同促进6G的发展。

国知局公布1-4月数据 发明授权量同比增长69.18%2021-05-14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21年1-4月份知识产权主要统计数据;与2020年同期对比, 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加87495件(同比增长69.18%);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增加285234件(同比增长51.87%); 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增加26163件(同比增长11.83%)。 商标注册量2839736万件,增加896404件(同比增长46.13%)。 三类专利总有效量1310.952万件;商标总有效量3276.0837万件。 1 专 利 2021年1-4月,发明专利授权21.3974万件。截至2021年4月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22.6046万件。  2021年1-4月,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3.5085万件。截至2021年4月底,实用新型专利有效量为756.5793万件。  2021年1-4月,外观设计专利授权24.7301万件。截至2021年4月底,外观设计专利有效量为231.7681万件。

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吴江区企业预获7个中国专利奖2021-05-13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进行公示,苏州市入选企业占比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各市第一,吴江区此次共有7家企业7个发明专利分别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获奖数量获得了历史性突破。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设立,倡导创新文化,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为工作导向,注重专利质量、技术创新、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和行业影响力,鼓励和表彰为技术(设计)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申请人和发明人(设计人)。

中国专利发展:成就、问题及建议2021-05-12

摘  要 中国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迅速崛起成为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的专利大国,但在这亮丽增长的背后还存在哪些短板和不足?本文在梳理文献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外专利数据的比较和解读,归纳和总结中国专利量迅猛增长下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根据对这些成因的分析,我们推导出若干政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优化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使知识产权制度更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提高我国专利产出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 专利;中国;创新;知识产权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本文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8PJC084)资助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