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告,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 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违反上述规定,将原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两用物项转移或提供给美国的组织和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天对此回应称,近年来,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滥用出口管制措施,无端限制有关产品对华出口,并将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清单进行打压遏制,严重破坏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企业正当合法权益,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024年11月1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光伏连接器及其组件(Certain Photovoltaic Connectors and Components Thereof,调查编码:337-TA-1365)作出337部分终裁:决定对最终初裁(FID)进行部分复审,对可能采取的救济措施、公众利益、保证金等征求意见,将本案调查期延长至2025年1月25日。 2024年4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4月2日作出的初裁(No.29)不予复审,即基于申请方撤回,终止本案对美国注册专利号11,689,153第8项申诉的调查。 2024年4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3月6日作出的初裁(No.20)不予复审,即申请方不满足美国国内产业地位的科技要素,终止本案对美国注册专利号10,553,739所有申诉的调查,对该专利不存在侵权。
2024年11月13日,美国Optimum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In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特定支持位索引显式复制(BIER)的网络交换和路由设备(Certain Network Switching and Routing Equipment Supporting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BIER))违反了美国337条款。中国北京Beijing Tongrui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ongruida) of China北京通锐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河北Ell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Ella) of China艾拉光电科技河北有限公司、中国河南Zhengzhou Qiongzhi Cey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Qiongzhi) of China郑州琼治策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Beijing Morriss Technology Co., Ltd. (Morris) of China北京摩睿斯科技有限公司为列名被告。(编译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网)(于 娟编译)原文:https://www.usitc.gov/secretary/fed_reg_notices/337/dn_3783_notice11142024sgl.pdf
2024年11月1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电子眼镜及其组件和相关充电设备(Certain Electronic Eyewear Product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Related Charging Apparatuses)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23)。2024年10月10日,美国Igeniospec, LLC of San Jose, California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违反了美国337条款(侵权美国注册专利号10,310,296、11,762,224、12,078,870),请求美国ITC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中国北京ByteDance, Ltd. Beijing, China抖音有限公司、美国ByteDance Inc., Wilmington, DE、中国山东Qingdao Chuangjian Weilai Technology Co., Ltd., Quindao City, China青岛创想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美国Funnico Inc., San Jose, CA、新加坡PICO Immersive Pte, Ltd., Singapore、中国台湾地区HTC Corporation, Taoyuan, City, Taiwan、英国HTC Europe Co Ltd., Berkshire, UK、波兰HTC Poland SP Z O.O., Warszawa, Poland、美国Meta Platforms, Inc., Menlo Park, CA、美国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Menlo Park, CA、爱尔兰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Ireland Ltd., Dublin, Ireland、英国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UK Ltd., London, United Kingdom、美国Valve Corporation, Bellevue, WA、德国Valve GmbH Corporation, Hamburg, Germany为列名被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立案后45天内确定调查结束期。除美国贸易代表基于政策原因否决的情况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337案件中发布的救济令自发布之日生效并于发布之日后的第60日起具有终局效力。(编译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网)(于 娟编译)原文:https://www.usitc.gov/secretary/fed_reg_notices/337/337_1423_notice11132024sgl.pdfhttps://www.usitc.gov/press_room/news_release/2024/er1113_66115.htm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11月6日、7日,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先后赴上海参观进博会展馆,走访部分参展企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李强总理在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精神,依托进博会平台深化经贸合作,推动更多外资企业投资苏州、深耕苏州,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更好促进苏州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届进博会有7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12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500家展商参加企业展,数量均超过上届。苏州积极参展,专业观众注册报名人数过万,位列全省第一。
2024年11月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电子计算设备及其组件和模块(Certain Electronic Computing Devices, and Components and Modules Thereof,调查编码:337-TA-1387)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8月21日作出的初裁(No.20)予以复审后确认该初裁,本案申请方满足关于涉案专利的美国国内产业地位的要求。 2024年10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9月9日作出的初裁(No.16)不予复审,即基于申请方撤回,终止本案以下调查:美国注册专利号10,708,613全部申诉,美国注册专利号10,708,618第1-8、10-19项申诉,美国注册专利号9,641,841第1-3、7、9、14-16项申诉,美国注册专利号10,142,659第1-3、5、6、13-16项申诉的调查。 2024年9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8月20日作出的初裁(No.16)不予复审,即基于和解,终止对列名被告Lenovo Group Limited of Beijing, China的调查。
2024年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半导体设备及其下游产品(Certain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Same,调查编码:337-TA-1366)作出337部分终裁:复审后确认本案存在侵权美国注册专利号8,350,294第2-3项申诉的行为,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对在总统审查期间进口的涉案产品征收5%保证金(bond)。 2024年9月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作出的初裁进行复审并要求利益相关方就可能采取的救济措施提交书面材料;原初裁为存在侵权美国注册专利号8,350,294第1项申诉、对其他专利不存在侵权,并建议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在总统审查期间征税5%,ITC决定对整个初裁进行复审并提出问题征求意见,利益相关方对建议救济措施的意见应不晚于2024年9月19日提交。 2024年3月1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2月12日作出的初裁(No.12)不予复审,即基于申请方撤回,终止对美国注册专利号10,312,335的调查。
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李强表示,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扩大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是我们面向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从2018年至今,进博会年年举办,从未间断。如果说首届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单向邀约,之后的每一届便是中国和世界双向奔赴的共同约定,反映了大家对开放合作的共同心愿。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球和平和发展事业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越要坚持开放、扩大开放、提升开放,推动持久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李强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在坚持重信守诺中更好凝聚开放共识。各方应共同遵守国际经贸秩序规则,切实履行多双边经贸协议。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二是要在坚持互利共赢中更好拓展开放空间。各方应坚持以彼此成就的胸怀,通过更紧密的市场和资源对接,以更有利于创新合作的方式,开辟发展新空间。中国愿进一步开放超大规模市场,包括实施单边开放措施,落实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等,持续办好进博会、广交会等展会,真正把中国大市场变成世界大机遇。三是要在坚持命运与共中更好担起开放使命。中国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发展中国家更好分享全球化红利,愿同各方继续密切在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配合,率先探索实施世贸组织《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等成果,携手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的良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政府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为推动全球发展、增进人类福祉贡献更大力量。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乌兹别克斯坦总理阿里波夫、哈萨克斯坦总理别克捷诺夫、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塞尔维亚总理武切维奇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视频致辞,来自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及政商学界代表约1500人出席开幕式。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进博会已成为促进贸易投资、推动开放合作的重要国际平台,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开放包容和大国担当。各方看好中国经济及发展前景,愿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拓展经贸、互联互通、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维护自由贸易,促进世界平等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开幕式前,李强参观了企业展。开幕式后,李强同与会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陈吉宁、吴政隆参加上述活动。(完)
1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同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采购商代表座谈。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1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同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采购商代表座谈,新思科技、蔡司医疗、海克斯康、通用电气、SK集团、默沙东、中国一汽、小米等企业负责人出席。参加座谈的企业代表表示,他们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赞赏中国政府在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特别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将为包括在华外国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外资企业代表表示看好并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扩大在华投资,加快创新和融合发展,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努力。李强认真听取大家发言,赞赏企业为推动中外经贸往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李强表示,进博会已经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和促进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增长动能不足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们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市场不断扩容提质,为各国企业带来更加广阔的贸易拓展、投资兴业、创新应用的发展新空间,中国市场仍是各国企业的最佳选择之一。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电信、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及时回应企业关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参与政府采购等方面提供公平机会。李强表示,希望外资企业继续扎根中国市场,把更多高品质商品和服务带到中国,同时深化和中国采购商等企业合作,不仅将中国作为出口地,也作为重要的投资地、创业地,推动中国和世界市场更好对接。希望中外企业家继续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整合资源、布局产业、拓展市场,持续深化贸易投资合作和产业分工协作,共促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希望大家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加强联合研发、协同攻关,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培育壮大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陈吉宁、吴政隆等参加座谈。
2024年11月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电子计算设备及其组件和模块(Certain Electronic Computing Devices, and Components and Modules Thereof,调查编码:337-TA-1387)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10月17日作出的初裁(No.33)不予复审,即基于申请方撤回,终止本案对美国注册专利号9,641,841第5-6项申诉的调查。 2024年11月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8月21日作出的初裁(No.20)予以复审后确认该初裁,本案申请方满足关于涉案专利的美国国内产业地位的要求。 2024年10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9月9日作出的初裁(No.16)不予复审,即基于申请方撤回,终止本案以下调查:美国注册专利号10,708,613全部申诉,美国注册专利号10,708,618第1-8、10-19项申诉,美国注册专利号9,641,841第1-3、7、9、14-16项申诉,美国注册专利号10,142,659第1-3、5、6、13-16项申诉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