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消息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生效 实施RCEP相关准备进展如何? 协定正式生效将带来哪些影响?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日前介绍了 RCEP即将正式生效的有关情况
11月10~11日,为加强贸易政策合规工作能力建设,商务部世贸司以远程直播形式举办2021年全国贸易政策合规工作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商务部驻各地方特派员办事处负责世贸组织相关工作的百名同志参加。苏州市商务部开始了苏州市直播分会场,根据市商务局的安排,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苏州市光通信产品工作站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脱产学习。
2021年11月2日,商务部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公布《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随着缺芯愈演愈烈,美国频频“出手”来应对供应链挑战。 在9月底,美国商务部发起了一份收集半导体产业信息的调查问卷通知——《半导体供应链风险公开征求意见》(Notice of Request for Public Commentson Risks in the Semiconductor Supply Chain),要求半导体相关企业在11月8日前提交芯片供应链信息,以便找出全球缺芯瓶颈。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今日闭幕。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36.6万平米,再创历史新高,共展示42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07.2亿美元,是本届进博会交出的闪亮答卷。下午,本届进博会闭幕通气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了本届进博会取得的成果,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介绍了上海城市服务保障情况和四个“首次”亮点工作。
11月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外商投资促进专题发布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宗长青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在全面抓好稳外资工作的同时,商务部将围绕进博会等重大展会举办,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优化公平竞争环境,让更多参展商变投资商。为此,商务部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11月5至10日在上海举办。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20周年,在这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的第四届进博会,是中国与世界经济高频良性互动的实际举措,也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始终如一扩大开放的决心。 从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经过数年探索与实践,进博会已经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今年的进博会上,共有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国别、企业数均超过上届。 展区面积方面,本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规划面积进一步扩容,达到36.6万平方米,共设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参展企业方面,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回头率超过80%,高于上届水平,境外中小企业组团参展企业数增加30%,一项项数据都充分证明了中国市场的“磁力”非凡。 本届进博会除了有5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00多家企业参展外,新亮相的国家有15个,其中刚果(布)、基里巴斯、毛里求斯、所罗门群岛、巴勒斯坦等5个国家是首次参加进博会。由于疫情影响,这些国家难以参加线下展,本届进博会推出线上国家展,为这些国家提供了“云上”参与的机会,也为开展国际贸易、加强合作开辟了新渠道。
11月5日-10日,备受瞩目的第四届进博会在上海举办。自2018年起,这场全球盛会已走过三个年头,成为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我们透过数据,看看进博会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首先,进博会总展览面积从首届时的30万平方米扩大到第三届时的36万平方米,更大展示空间背后是全球企业更强烈的参展意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没有阻挡企业的参展热情,仍有来自150多个国家的3600多家企业亮相第三届进博会。
中国日报网11月5日电 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在为期6天的展期里,将有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规模超过上届。在当前全球抗疫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办好进博会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分享自身发展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与会企业纷纷表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进博会为全球广大企业提供了深化与中国合作的良机。
浩荡春风起东方,扩大开放再阔步。11月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青浦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他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一个开放的中国将与各国人民同心同向,一如既往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汇聚力量,始终不渝地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者、贡献者和维护者。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开放则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时代的宏观语境,总有最真实的落脚。首届进博会达成578.3亿美元意向成交额,到第二届的711.3亿美元,再到第三届在疫情影响下依然达成726.2亿美元。一届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一个个成交数额的昂扬向上,都记录着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不懈追求。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日趋严重、全球性挑战愈加突出的背景下,本届进博会的举办,再一次让全球的目光“向东看”: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回头率超过80%,境外中小企业组团参展数增加了30%。一个国际公共产品是否风行,数据已然是最好的说明。“来了就会有收获”,参展商们赶赴“东方之约”,正是基于多赢局面的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