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国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威胁”为由下令从电信网络中移除华为、中兴设备已有三年,但因为种种原因,它们在全美各地依然被使用着——包括一些令人惊讶的地方。 据彭博社报道,迄今为止,仍有超过100家美国电信服务提供商利用华为、中兴设备为数以十万计的用户提供移动通话连接,甚至中国设备还在为美国国防部设施、一些美国大型企业的公务机和最大的商业航空公司提供服务。
欧盟重要的成员国希腊,其全面禁塑令将进一步收紧,根据去年通过的一项法案,从今年6月1日起,在销售产品时,将对包装中含有聚氯乙烯(PVC)的产品征收8欧分环境税,这项政策主要影响标有PVC的塑料瓶。希腊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而且还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其海运业,旅游、侨汇并列为外汇收入三大支柱,且农业发达。根据该项法案,消费者将为包装中含有聚氯乙烯(PVC)的产品每件付费8欧分,加上增值税实际须支付10欧分。费用金额应该在增值税前的销售单据中清晰标明,并记入公司会计账簿中。商家还必须在可见的地方向消费者标明需要收取环境税的项目名称,并注明费用金额。
据路透社报道,加拿大政府本周四表示,将与其他五眼联盟成员国家采取同样举措,计划禁止使用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兴通讯的5G设备,以此来保护国家安全。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 编辑|李薇 头图摄影|邓攀 “Are you OK?”2015年,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小米印度新品发布会上向用户喊出这句英语时,可能没想到小米在印度会接二连三遇上麻烦。 2022年4月30日,印度财政部下属的执法机构发布的公告显示,由于小米(印度)非法向境外机构汇款,将扣押小米印度公司银行账户中555.1亿卢比(约合4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 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小米全球副总裁马努·贾恩已被印度执法局传唤,对其外汇合规情况进行调查。但根据领英页面显示,马努·贾恩的定位已经变成迪拜,职位也抹掉了“小米印度负责人”的身份,只保留了小米全球副总裁的职位。 印度法院5月5日在听取了小米方面律师的意见后,暂停了执法局的决定,给予解除的条件是,小米将向印度当局通报资金转移情况,如特许权使用费支付等。 印度法律网站Livelaw.in报道,在5月12日举行新一轮听证会后,印度Karnataka高院宣布,允许小米印度通过银行授信额度继续使用账户向离岸主体进行付款,以用于进口生产和销售智能手机的必要部件,但不包括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5月5日法院给与小米的“暂停指令”继续生效至下一次听证会,即5月23日。 对此,小米集团回应称,公司所有运营活动都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小米印度公司向银行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和账单合法且真实,所支付版税均用于公司印度版本产品所使用的授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合法的商业行为。此外,小米表示,将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合作,以澄清任何误会。 此事件已不是小米第一次在印度受到侵扰。就在今年年初,小米印度公司刚被印度政府以逃税为由追缴65.3亿卢比(约5.6亿元人民币)。但屡次让小米吃上官司的印度市场,对小米来说至关重要,雷军曾表示对印度市场的极度重视,并数次亲自站台。
2020年4月6日,雷军以此为题发文庆祝小米十周年。十年前,在中关村银谷大厦,十来个人喝了碗小米粥踏上了创业路。
前两周注意到IDC的发布的数据,数据显示小米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 11 季度印度第一,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小米占据印度智能手机份额为 31.2%。平均印度每卖出 3 部手机其中就有 1 部是小米手机。而小米在印度的手机出货量也在2019年超过了中国。成为小米手机出货量最多的国家。
4月29日,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420万台,同比下降14.1%。其中小米2022年第一季度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1100万台,同比下降18.4%,市场份额14.9%,排名第五。
这两天可有一则大新闻,5月1日当天当我国老百姓正在欢度五一假期之时,印度那边传来新闻,印度相关部门扣押了小米公司在印度银行中的存款,总数高达48亿人民币。为什么?人家说因为他们发现小米公司在最近几年经常性的向海外几个经济实体汇款,其中就包括小米位于中国的公司总部,他们怀疑小米这是有意的偷漏税务行为,这是在转移资产。所以根据印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他们把小米公司高达48亿的资产给扣住了。
2022年5月2日,美国Bell Semiconductor, LL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特定具有时序感知虚拟填充的电子设备和半导体设备及其组件(Certai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Timing-Aware Dummy Fill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了其知识产权。
2022年5月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便携式电池启动器及其组件(Certain Battery Jump Starters and Components Thereof,调查编码:337-TA-1256)作出337部分终裁:本案行政法官于2022年4月29日发布建议性初裁,认为本案存在侵权,建议采取救济措施,现就此向公众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