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antiq公司(有线通信和宽带接入市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首席执行官Dan Artusi称:由于部署成本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电信运营商仍然在挖掘铜线资源的性能提升潜力,实现全光接入至少还需要十年的时间。
光进铜不退:DSL市场仍有增长潜力
FTTH在日韩以及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建设如火如荼。但全球的其他地区,很多电信运营商由于成本、历史遗留以及地理环境限制等因素,FTTH并不是他们提升网络速率的首选方案。运营商在提升宽带速率方面,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取决于所在地理位置、客户规模等多种因素。
Artusi称:“即使是中国市场,我们也看到运营商正在回归铜线,虽然大部分的新建网络采用了FTTH,但仍然有很多地区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导致光纤部署成本相当高,运营商的态度也从以前的光进铜退变成了光进铜不退。”
尤其是一些老的城区改造,目前尚不确定是否会拆迁、什么时候拆迁,采用FTTH明显是很不经济的部署方案。
DSL市场也因为很多厂商研发新技术提升性能,焕发了新的生命力。Lantiq过去几年的DSL市场份额变化就可见一斑:2009年Lantiq成立之初,其VDSL市场份额只有8%,到2013年,Lantiq在VDSL的市场份额增长到37%。VDSL是DSL市场里增长最快的一个细分领域,因为它正在取代ADSL。来自研究机构IHS的报告称,现在的VDSL细分市场,主要有两家公司占主导地位,Lantiq就是其中的一家。
DSL CPE是Lantiq产品系列中增长率最为显著的,Artusi预计随着今后用户对数字家庭的需求提升,前景会更为乐观。
DSL运营商为了和光纤网络的高速率进行竞争,在和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了很多提升铜线性能的技术。Lantiq目前重点在推的有Vectoring和G.Fast技术。Vectoring是一种铜线信号串扰消除的技术,可将铜线的速率提升到100M以上,受到欧洲运营商的广泛追捧,Artusi称,Lantiq已经将这一技术应用在200多万线的铜线上。
G.fast是Lantiq重点在推的另一个技术标准,它旨在优化铜线性能,在短距离条件下最高能实现500M到1 G的速率。除此以外,G.fast支持反向供电,通过用户终端和接入介质反向给G.fast设备端口供电。G.fast技术将更加节电,线路功耗比VDSL2更低,使得反向供电的实现也更加容易。
FTTdp方案反向供电
为了平衡成本和性能,运营商除了进一步挖掘DSL铜线性能以外,也在寻找光纤到户的折衷方案,比如现在市场上的光纤到路边、光纤到楼、光纤到地下室等等。在欧洲,光纤直接入户和替代方案的成本差异让人咂舌:一户家庭在光纤入户的最后50米,因为上门安装工程师的工时成本,再加上敲开墙壁再重新装修等各种费用,有时会耗费3000美元。而且很多用户并不愿意把墙壁撬开,把光纤埋进去。Lantiq在推的FTTdp (fiber to the distribution point,光纤到分布点)就是一种变通的方案。
FTTdp的解决方法就是将光纤尽量拉到离室内最近的距离,因为对于最后的几十米或是一百米,距离越短,铜线的性能就能做到最好。比如说,可以绑在室外的树上,最后一段再走铜线结合G.fast和Vectoring技术,就能够大幅提升网速了。而且成本不会很高,这种方案能够实现FTTH方案一样的速率,成本只需要300美元。
FTTdp解决方案的另一个特点是完全采用反向供电,低功耗的硬件设计,它可以通过用户家中的CPE终端与分布点之间的连接线将电反供过来。而且,从单一用户的光纤到铜线到一个光纤接入点同时可服务多达16家用户。
Artusi称,这个方案已经与法国电信Orange展开网络测试,并且准备使用了。
让DSL与LTE结合
在运营商挖掘铜线潜力的同时,无线领域已经迈向了LTE时代。为了进一步提升DSL CPE的性能,Lantiq推出了把LTE和DSL信号结合在一起的CPE,这样两条通路负载均衡,可以把速率提升到300M。
事实上这种创新想法来自运营商,Artusi表示,因为Lantiq既有PON也有DSL,能够在系统集成上尽快做出产品。
Lantiq把这种终端称之为DSLTE,LTE信号从基站传到网关上,与固网的DSL结合在一起,终端可以根据两张网络的不同情况自动调整,当DSL线路传输拥堵时,网关就选择LTE,当LTE信号不好的时候,就选择DSL,这样就能让用户体验更好。
想像一下,一家电信运营商既有ADSL网络,也有LTE网络,要为ADSL用户提升网络速率,原本改装的成本会非常高,要把机柜、线卡全部换一遍,如果运营商有DSLTE网关,那么就可以用LTE信号为ADSL用户提升速率了,这个网关类似于多模手机。
Lantiq在欧洲有家运营商客户叫NETGEM,根据这种技术向用户推出MIF终端,当用户外出时,把MIFI装在口袋里,用的LTE网络,回到家以后,把MIFI插在网关上,就把家里的ADSL网络速率翻倍了。更有趣的是,如果用户家里信号不好,可以把MIFI放在窗口,这样MIFI和网关连接,大大提升了室内的网络覆盖情况。
当然这种创新产品还需要运营商去思考如何收费、如何运营。
在分享了DSL领域的诸多技术后,Artusi最后强调:“请不要误解我,虽然我讲了这么多铜线性能的潜力挖掘,但我是很认同全光接入是未来发展的最终目标,但这个时间点来临仍然需要十年。”
电信运营商需要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他们在用更经济的方式,提高宽带速率。
现在,Lantiq在运营商语音领域有65%的市场份额;在SHDSL(Symmetric 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单对线高速数字用户线)有75%的市场份额;在DSL CO局端,有32%的份额;在DSL CPE终端有32%的份额;在CPE VOIP有25%的市场份额,在TI/E1运营商级,有40%的市场份额。
“现在除了数字家庭,还有一个很大的增长空间,那就是物联网,它的未来令人振奋,会带来更多的机会”谈到未来, Artusi豪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