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苏州日报》发表文章《强化产学研合作 引领产业发展 吴江开发区加快培育高水平创新企业》,聚焦吴江开发区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引领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及最新成果。
↓ 全文如下 ↓ 近段时间,吴江开发区企业斩获多个国家级、省级荣誉。其中,亨通光导上榜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第五批)公示名单,绿控传动获评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亨通集团和迈为科技获评“江苏省优秀企业”,充分彰显了吴江开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韧劲与活力。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第五批)名单,苏州全市共5家企业上榜。来自吴江开发区的江苏亨通光导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成为吴江开发区第一家获得该殊荣的企业。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在科学家群体中的集中体现,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在近现代科学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激荡中,中国科学家精神得以落地生根。通过梳理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发展历程与时代特征,总结了中国百年科技奋斗史成功经验背后的精神力量,表明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能更好启航科技强国新征程,更好支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灵魂。科学家精神植根于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在科学家群体中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伟大精神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代中国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丰碑,同时铸就了独特的中国科学家精神气质,科学家精神在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和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科技强国,以科技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更加需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没有科学家精神铸就起科技脊梁,就难以汇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也难以产出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梳理科学家精神的源起、发展历程与时代特征,是更好总结中国百年科技奋斗史成功经验背后精神力量的需要,也是更好启航科技强国新征程、更好支撑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需要。
昨天(10月31日) 立隆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开业仪式 在吴江开发区举行 立隆的增资扩产 标志着立隆集团全球产业布局 跨入了新阶段 同时也为吴江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近日 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广核达胜”) 出口土耳其的 首台10MeV/20kW电子直线加速器 完成安装调试 并正式通过客户验收 这标志着中广核达胜 首个 完全按照欧盟标准出口的 电子加速器项目 顺利完成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主办的第二届“科学家精神与大学校史研究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以《谈谈科大在合肥的复兴之道》为题作报告。 报告中,郭光灿院士阐述了中国科大南迁合肥面临的问题,以及二次创业实现复兴的几大关键因素,并以自身的科研发展历程为例分析在艰苦环境下中国科大的科研是如何兴起的。 郭光灿认为,为国家强盛而奋斗的使命感、攀登科学高峰的意志和精神,是中国科大在合肥复兴最重要的火种,使得学校在遇到种种困难后又点燃了复兴的星星之火。
10月30日 苏州易昇光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奠基仪式 在吴江开发区举行 为吴江千亿级新材料产业 跑出“加速度”增添动力
各委员单位、企业科协、科技工作者: 为进一步助力吴江光电产业科技进步,赋能产业科技工作者创新提升,依照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部署,我会组织开展了 2021-2022 年度吴江光电产业优秀科学技术论文评选工作。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等,共评出一等奖论文 1 篇、二等奖论文 3篇、三等奖论文 9 篇、优胜奖论文 5 篇和优秀组织奖 3 家予以表彰。
近年来,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创电子”)把建设“学习型企业”作为长远目标,把培养员工业余时间的阅读习惯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全公司掀起了阅读学习的热潮。 高创电子多措并举,在公司内部打造“阅览基地”。高创电子与吴江图书馆达成合作,通过‘图书漂流’的形式,引进了各类图书3000余册,同时又自主购买了一批图书,目前,公司拥有各类图书5000余册。公司在“职工之家”内设置“读书角”,面积有1500平方米左右,所有图书均在其中,面向所有员工开放。
1964年10月16日 位于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 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